在顺盈娱乐第三十三期新入職教職工培訓開班典禮主題訪談環節🙌🏼,新入職教師代表、傳播學院的卞冬磊與資深教授楊國榮就“卓越教師與卓越育人”這一主題🧜,進行了深入對話。
訪談中,楊國榮回顧了自身的從教歷程,以辯證視角剖析了“人師”與“經師”的關系🌛,並對“青年教師如何站穩講臺、實現卓越育人?”“如何在學術上取得突破,提升學術引領力與貢獻度👨💼?”“如何學會與人合作、組建研究團隊🍋?”“如何處理教學👮🏽♂️、科研🍭、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?”等進行了詳細解答。他強調“學無新舊也,無中西也,無有用無用也”,青年教師需要具有開放視野與批判精神,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✥🤜🏼,進行創造性思考🦈。
楊國榮🧑🏽✈️,哲學系教授,博士生導師🏊🏼♂️。教育部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計劃🌿;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、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🧑🏼⚕️🛠;國際哲學學院(IIP)院士,國際形而上學學會(ISM)主席⛹🏻,國際中國哲學學會(ISCP)會長🛗。曾獲全國模範教師、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等多項榮譽🧙♀️,帶領顺盈娱乐“創獲智慧”中國哲學教師團隊獲評“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”🫲🏻。
卓越教師與卓越育人主題訪談
新入職教師傳播學院卞冬磊老師訪談資深教授楊國榮老師
楊老師好!我是去年11月入職咱們顺盈娱乐傳播學院的卞冬磊📃,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作為新教師代表,就“卓越教師與卓越育人”這個主題向您當面求教。
Q1
卞冬磊:我了解到,您1976年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建築材料公司當工人,後來讀書畢業就選擇了從教這條路🫴🏼,您當時是出於什麽考慮選擇當教師的?回首這麽多年,您有什麽感觸或收獲?
楊國榮:我是在80年代末👰🏿♂️👨🏽🦲,畢業以後到高校工作的👨🏻🍳。對教師這個職業一開始感受不多,其情感是逐漸培養的,隨著與學生的接觸、教學生涯的開展不斷形成㊗️😖。就收獲或感觸而言,最大的感觸是教學相長——這是教師這個職業的重要特點🤸♂️,它也使我越來越熱愛這個職業: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🤰🏼🔽。
特別是跟本科生同學接觸,這種感覺更強烈#️⃣。本科生年紀輕、思想敏銳,經常會提出一些新的問題,他們既有初生牛犢的精神,無所顧忌,也有學術方面的敏感性🥡,哪怕是從學術內涵這個角度來說,與他們的交流互動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收獲。
最初對教學相長的理解也許比較抽象🧑🏼💻,但經過一個過程之後⏳,則逐漸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。一方面🍎,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相關的知識,另一方面,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,也會推動著教師思考一些問題,使教師的研究視野得到進一步拓展。
楊國榮是著名哲學家馮契先生的第一個博士生
Q2
卞冬磊:有一句話叫做“經師易得🧔🏿♂️,人師難求”🌑。對這句話,您是怎麽樣理解的🆗?對我們這些年輕教師而言🫁,怎樣才能夠做到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的統一?
楊國榮🤶:在我看來“人師”和“經師”的區分是相對的🫷🏿🤚🏽,相比而言,“人師”主要是引領人們如何做人;“經師”更多地是傳授知識👫🏼👩🏿🚒、幫助學生積累知識,這兩者事實上是很難截然相分的🈲。
作為一個教師來說,一方面要在價值觀上♟、在德性的培養上🤾🏽♀️,引導學生健康成長;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給學生以各種知識的引導,所以如果缺乏德性的培養👚,往往會讓學生缺少有意義的價值方向。但是另一方面,如果僅僅是抽象地講“人師”👍🏻,不講知識積累,也會限於某種空洞、抽象的狀態,所以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在我看來是不可截然相分的📮。
我們在教學過程中✬,以培養學生為主要目標,希望所培養的學生有一種比較自由的人格,自由的人格一方面有健全的德性,另一方面要有一個紮實的知識基礎🍻,二者缺一不可,缺少其中的一個方面🪡,可以說都會形成某種人格上的不健全🏟。
所以在我看來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都需要,我們不能僅僅限於精神層面的引導🏮,也不能僅僅滿足於知識的傳授。在價值觀上和德性上的培養、引導👃,是在教學過程、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展開的,所以這兩者無法截然相分。
Q3
卞冬磊:您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,作為教師如今也走過了30多年的執教生涯🗳,培養出了非常多的優秀人才。在您看來,現在的大學生有什麽樣的特點?作為青年教師又怎樣才能站穩講臺、實現卓越育人?
楊國榮🛺:現在確實是百年未遇的大變革時代,政治、經濟™️、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變化很大😳,現在學生也有很多新的特點,與我們那時的確不同,我覺得現代的學生思想敏銳,對新事物容易認同👭🏼🏊🏿♀️,這都是他們的優點。
另一方面🔽,跟我們這一代相比較而言🧓🏽,他們對社會的深層了解還比較欠缺,在這方面還是需要有意識地多通過各種渠道來加強,切實地了解社會是不可或缺的。現在經常看到一些議論,說學生對社會很多方面不甚滿意,這也很正常,其中的原因之一,在於他們對社會發展狀況📣,對歷史沿革可能缺乏了解。對現在的同學來說⏫,除了思想敏銳🧑🎓、對新事物容易接受之外,對我們目前所處的中國的社會、世界的格局同樣需要有比較切實地了解,這有助於他們自身的成長。
面對現在的學生➡️,教師要根據時代新的特點👨👩👦👦,形成新的教育方式。比如說在教育過程中🐲,不能僅僅以灌輸式的方式來說教,而應該從學生自身需要出發📂,以其內在的個性特點為前提去引導。這也涉及你前面提到的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的區分問題🧯。從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的角度來說,“經師”可能比較註重師道尊嚴🧑🏻⚕️,“人師”更多地偏向親和性🫸🏽。
從歷史上看🖍,這兩者是有很大不同的🍏。我們都知道中國第一個教師是孔子,後來則孔🔡、孟並稱。但是兩者在人格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👨❤️💋👨,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。
總體而言,孔子作為教師🛀🏿,整個人格氣象呈現比較平和的形態𓀘,他與學生之間弦歌誦讀👨🏻💼,非常平易近人☝🏼,沒有居高臨下之勢,給人更多地以可敬可親之感。孔子與學生更多地呈現平等關系,他常樂於接受學生意見而不會堅持己見🧑🏻💻。
比較而言🌰,孟子則比較註重教師的尊嚴💁🏽♀️。舉個例子,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到孟子所在的地方🥘,但因故沒有馬上前去探望他🦸🏽♀️,孟子就很不高興👳🏻,第二天在學生前往探視時🧑🏻🦯➡️💐,劈頭蓋臉地訓斥了該學生。孟子如此對待學生,雖或許可敬,但似乎不可親。
從現在看,老師一方面要給學生引導,另一方面又需要時刻註意🦋,自己與學生是平等的🧑💻,要善於平等待人,多給同學一種人性的關懷⛑,人性關懷就是作為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要求🆚。這也是契合現代師生關系的重要方面🧚🏻👩🏻🎨。
2022年6月27日至7月1日,顺盈娱乐主辦以“世界哲學視域中的中國哲學”為主題的第22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
Q4
卞冬磊:學術是我們老師的生命線🤦🏼,學校也發布了《卓越學術綱要》🏑,並提出構建以卓越學術支撐卓越育人的新模式🧀。您是國內外知名學者🧝🏼♂️,國際形而上學學會主席🤙🏼、國際哲學院院士,請問如何才能在學術上不斷取得突破,提升學術引領力與貢獻度?
楊國榮:學術上真正要堅持下去,有所成就,首先需要有學術興趣,興趣是最大動力,沒有學術興趣,再勉強自身也做不好🧹。有學術興趣即使環境不如人意🫛,也能夠不輕言放棄🫳🏽。就此而言👉🏻,學術興趣的培養無疑十分重要🕙。今天成為老師,並從事某個專業的研究,如果覺得對此沒有興趣了,就需要反思和自問:自己是否適合做這項工作🌟。沒有興趣的事情做不長久,也做不好。
其次👨🏼🌾,學與思之間的互動也很重要,從學術的角度來看,“思”側重於創造性的思考,“學”則主要關乎知識的積累。知識的積累永遠是個過程,我對碩士生對博士生一直這樣說,不要以為自己到了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階段以後📮,就只需考慮做學術研究,而不用擴展、深化自身的知識積累,事實並非如此🙇🏻♂️。積累永遠是個過程,我至今還是不斷地閱讀新的東西,接觸新的材料和問題👳。積累是沒有止境的,這是從事學術研究的前提。我們一直說厚積薄發💞,千萬不要以為到了一定階段以後,功成名就🤷🏻,不需要再積累📌。
現在知識更新非常快👩🏼⚕️,不僅新興學科是如此,傳統學科也是這樣。應不斷追問自己:以往的經典你都讀完了嗎🙇🏻♂️?都思考過了嗎🎀?就現實情況而言,要深入研讀的東西恐怕依然非常多🍆。經典需要經常🫦、反復研讀,同樣的經典在不同的知識背景下🈳,可以讀出不同的意義。知識積累越厚實🦨,對以往的經典便越可以讀出新的意義。經典本身是不變的,但對其意義的把握卻可以不斷深化🟥,這一過程與閱讀者自身積累有關系。積累與意義的解讀這兩者是相互促進的👩🏽⚖️。在我看來,積累過程不能在某一個時刻打住,在這方面需要以一種開放心態來看待。
我從事的主要是人文學科研究,人文學科有它自身的特點👽。特點之一即前面所說的史思結合,人文學科很多東西在歷史上就已經提出來了。以哲學而言,其特點便與科學有所不同,哲學的問題是古老而常新的。科學上,可能亞裏士多德的很多觀點已經過時了,伽利略的科學也是這樣,牛頓經典物理學雖然不能說已經過時🍉,但同樣有自身的適用範圍👨🏻⚖️。
然而,在哲學上🤸🏼♀️,柏拉圖🎑、亞裏士多德🏰🚘、孔子🧑🏼🤝🧑🏼👩🏿✈️、老子、莊子提出的問題,至今我們還在思考🙋♀️,他們的見解🐙,也不能隨意否定。對思想的歷史,我們要有一種敬畏之心。現在年輕人往往一切都從我講起,而不理會歷史上的重要思想家的所思所慮🎳,這種輕慢歷史的態度是有害的。
總體而言,這裏涉及兩重關系:一方面,需要進行創造性思考,不能完全匍匐在古人之前🕯,對相關問題要有自身獨立的見解。任何一個思想家都有所見,也有所蔽,不能把歷史上某一人物視為絕對真理的化身,歷史上的孔子、老子都是如此🥄,都會有自身的一些局限,需要以廣義的批判和審查的眼光來對待,這種創造性的、獨立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🤾🏼♀️。另一方面⛔️,又需要對思想的歷史給予應有的尊重🤓,對以往思想有充分的敬意,對以往的文明發展成果也應該加以充分重視。總之,史和思之間的互動,是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。
此外🤵🏻,近代以來,我們常常面臨中西思想的關系。從歷史上看👨🏻🎤,在16世紀的時候,傳教士進入中國,中西之間開始了互動,但那時影響有限🩹,時間持續也不長。到了19世紀後期開始,中西互動便成了一個基本事實。從事學術的思考需要有一種世界視野或世界的眼光,中西之學👩🏽🦰、中西文化說到底都是世界文化的構成。
我一直非常欣賞上個世紀初王國維先生提出的“學無中西”。王國維指出👨🏻🦲,“中西二學🕴,盛則俱盛,衰則俱衰🤾🏼。”學無中西的眼光說到底就是一種世界文化的眼光。現在從事任何一個學科的研究,都離不開世界眼光,不能僅僅守著自身的傳統。當然也不能匍匐在另外一種傳統(如西方傳統)之下🤸。一方面,在西人之後亦步亦趨的做法顯然不足取;另一方面🏹,以中釋中👷🏿,守著自身傳統不問其他😮🧛🏿,這種學術態度也有自身的問題。應該打破界限,持一種學無中西的眼光,這樣才會有真正的建樹。
從近代的學術衍化來看👨🏽🎓,學術上有所建樹的😌,都是把中西思想資源加以融合的思想家🔀。對於中西文化,需要將其都如實地視為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🤾♀️,用開放心態去對待。以中釋中與以西拒中👧🏻,都是一種偏向🕳。從哲學角度來看,當代西方哲學存在一種弊病,即對自身傳統之外的思想文化完全不加理會。從哲學來說,西方主流哲學完全不承認中國哲學是真正的哲學🧚🏽♀️,而將其僅僅視為宗教或其他思想🚛🌀,這極大地限製了他們的視域。
環顧當今世界🤸🏻♂️,很少看到真正有建樹的哲學家:20世紀二、三十年代之後,五十、六十年代出生的西方人中,也許產生了許多很卓越的專家,他們自身工作也做得很不錯👨🏻🏭,但缺少一種哲學家的氣象👩🏻🚒🤦🏽♂️,這裏面原因多樣,其中之一就在於將自身傳統過於狹隘化,完全在單一的思想傳統中去展開。現在中國的年輕一代應當有開放視野🏩,要對自身傳統有充分敬重,同時又以開放的眼光去看待自身傳統之外的其他傳統✌🏻。
Q5
卞冬磊:學校非常重視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術團隊梯隊建設,您帶領的“創獲智慧”中國哲學教學與研究團隊獲評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🕋,您對我們青年教師如何學會與人合作、組建研究團隊有什麽意見、建議?
楊國榮🧑🦯:現在比較講究集體攻關、團隊精神,這方面確實很重要,但沒有個人創造性⛑️,團隊精神便是空的。在我看來,從人文社會科學這個角度,特別是人文學科(其他學科我不太了解👋🏿,沒有發言權)的研究而言😵,兩個因素很重要,一個是個人的創造性或創造精神🤎,第二個是團隊精神🔹🏏,兩者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。
據我有限的了解範圍而言,一方面🍉,如果完全撇開了每一個個體的創造性,單純地講團隊,熱衷於集體攻關🫒😗,等等,往往會使這一團隊或平臺本身流於形式化。另一方面,在現代形態之下,從實際角度來說,教育部9️⃣、上海市各類社科項目都主張或鼓勵各種團隊精神,如果完全忽略這一點,也成問題📖。現代的學者確實需要相互地促進🍿👩🏼🎤,相互地溝通☔️。如果關起門來孤立地做學問也有其弊端🧖🏻♂️。古代個人也許可以完全不理會社會資源,但現代確實需要一種團隊精神。這兩者在我看來是應該相互融合的📀:缺乏個人的創造性精神,那麽團隊形式就會空洞化;沒有團隊精神的話,個人獨特性的創造也會失去一種必要的依托✏️。
我們“創獲智慧”中國哲學教師團隊,是以中國哲學為主⬜️,同時兼容哲學系的其他學科,實際上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過程。在自然界的現實中,往往存在“有心栽花花不開👩🦱,無心插柳柳成蔭”的現象🏗,實際上🦻🏻,學術領域也是如此。
就我們的這個團隊而言,一方面👨🏽🌾,每個成員各自都有自己的創造性🤸♀️。都各自打出一片天地來,不是說圍繞著某一個老師,比如說都圍繞著我的課題去做,我從來不要求這樣,也反對這樣🧑🏻🍳;另一方面🙌🏻,又有“家族相似性”🤸🏿♀️,這種“家族相似性”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史思統一、學無中西🐮,在這種“家族相似性”下形成一個團隊⇾,同時又具有獨特的個性特點🎋。現在很多高校的哲學工作沒有明顯特色🧑🏻🤝🧑🏻,因為他們缺少這樣一種“家族相似性”。我們一方面不主張形式化地包裝、刻意組建🪰;另一方面又鼓勵大家延續我們自身的學術傳統,由此展開自己的工作。
“創獲智慧”中國哲學教師團隊部分成員
Q6
卞冬磊:青年教師群體大多都面臨著教學、科研、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,也有很多選擇的困難⛔、外在的誘惑⏩、內心的矛盾等等🙇🏼,您對我們如何做好取舍,過一種卓越而又和諧的人生有什麽建議?
楊國榮🈁:這並沒有劃一的模式,人生在世,總是免不了各種問題。我們那個時代屬於物質匱乏的時代,面臨的問題也與之相關🫚;現在的年輕人則有另一種經濟上🧑🏻💼、生活方式上的壓力👮🏼♀️,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🚚。人生在世,境遇不如人意的事,總是難以避免的。
在這種情況之下🧑🏻🦳👨🏿💼,就我個人而言,可以註意以下方面:
(1)首先需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價值方向,正如我剛才所提到的,如果你選擇做教師、選擇了相關的專業方向,那麽你就要努力地成為一個比較好的老師,努力地在自身的專業領域中有所成就👩💼。
(2)要面對現實,每個人的情況都是千差萬別的,要根據個人以及社會變遷中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,選擇適當的存在方式⛹🏻,這就需要實踐的智慧。
如何在你的價值目標和你面臨的具體問題之間進行應對?如何達到一個比較好的行為方式?這裏並不存在整齊劃一的良方,而是應通過實踐智慧,對每一個人面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,作出合理選擇🥽。
如前面提到的,基本的定向不可或缺⚫️。如果沒有定向,個體容易隨遇而安。以教師這一職業而言,希望做個好老師,在從事的專業領域有所成就,這就是基本定向🧘🏿♀️🫲🏼,如果沒有這一意向,個人就容易湮沒於紛繁的瑣事。
價值意向可以作為總的價值原則🤿,而這種原則還需要與具體境遇相聯系⏪。如何聯系呢🍪?這就有賴於實踐智慧,基於此而將總的價值原則與面對的具體問題結合起來。
Q7
卞冬磊:您曾經提出“教育的使命在於人的完成。”這是否也可以解讀為您作為教師的執教理念和人生目標👷🏿⛄️?
楊國榮:我有一本著作叫《成己與成物》🌴,其中借用了中國哲學的說法。教育的使命說到底就是“成己”💘、“成物”。“成物”涉及人和物的關系,主要通過變革對象即外部世界,使之變得合乎人的理想🍕、人的需要。“成己”並非僅僅指向成就小我,而是指成就自我和成就他人♾。
楊國榮《成己與成物——意義世界的生成》英譯本封面
孔子說過🙆🏼♂️,“己欲立而立人👉🏿,己欲達而達人”,所以,成就自己和成就他人實質上是統一的👨🏿💼。從廣義上說🚷,教育的使命和人的使命也是一致的。“教育的使命在於人的完成”,這同樣包含兩個方面,一是人和對象世界📄、人和物的關系;一是人和人的關系🙁,這兩者的雙重成就,構成了人的使命🧑🏼🧳,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斷達到“成己”🍽、“成物”的雙重目標。
來源|教師工作部 主持人|卞冬磊 文字整理|方金奇 張俊 編輯|吳瀟嵐 張雨璐 編審|郭文君